close

關於齋明寺

在大溪,除了無人不知的大溪老街之外,還有一座歷時百年的寺廟,隔著大漢溪,靜靜的注視對面的老街區。這座古寺,就是齋明寺。

齋明寺(16).JPG

齋明寺的起源,可以追溯到約西元1850年(清朝道光30年),當時在桃園的農民李阿甲,皈依佛教後,遠渡中國南海的普陀山法雨寺出家。普陀山可以說是中國佛教的重要地點之一,位於浙江省杭州灣外約100海哩處,是舟山群島的其中一個島嶼。相傳普陀山是觀音菩薩的道場,與文殊菩薩道場五台山,普賢菩薩道場峨嵋山,地藏菩薩道場九華山合稱中國佛教四大名山。而其中普陀山更是唯一一座在海上的山,被稱作「海天佛國」。而到了普陀山法雨寺出家的李阿甲,法號叫做性悅,並從普陀山請回了觀音菩薩的神像祭拜,這就是齋明寺的起源。

一開始的齋明寺,稱作福份宮。然而,當時的台灣盛行從中國傳入的齋教。齋教雖又被稱作在家佛教,但實際上教義比較屬於儒道佛混雜的教義,與傳統佛教又有所不同。齋教約在明朝,清朝隨著中國來台的移民一起傳入,並在台灣快速的發展,到了日治時期,其在台灣的信徒甚至超過佛教信徒。而快速發展的齋教,也成為號召群眾的一種方式。1915年,余清芳以齋教作為號召,以修築寺廟作為募集資金的名義,發起了武力抗日,被稱作「西來庵事件」。而由於此事件,日本政府開始查禁齋教。在台灣的齋教組織,為了自保,成立了「台灣佛教龍華會」,在嘉義建立天龍堂作為總部,並紛紛納入日本佛教的曹洞宗,臨濟宗管理,成為聯絡寺廟。而二次世界大戰後,國民政府來台,在戒嚴令以及中國佛教會的批判下,齋教漸漸式微,成為佛教的組織或轉為一貫道。

而由於當時齋教的興盛,因此第二代住持:黃普瑟居士,於1873年將福份宮改建,並改稱做齋明堂,並成為齋教下的寺廟。1911年,第三代住持胡普惠居士任內,擴建了正殿和兩側的廂房。到了第四代住持普梅任內,齋明堂達到鼎盛,並於1929年建造了萃靈塔,供民眾安放祖先遺骨。然而,1937年,日本對台灣治理的方針改變,為了戰爭需求,致力於使台灣人民向天皇效忠,而實施「皇民化運動」,期能將台灣加速日本化,而在宗教方面,則實施「宗教整理」,對齋教的打壓更加強烈。因此,齋明堂第五代住持江普乾居士,也與其他齋教組織一樣,申請加入了日本曹洞宗的聯絡寺廟,並改名為「齋明寺」。在齋明寺當中,還保存當年的「曹洞宗聯絡寺廟認可願」附件。附件當中註明有現住僧侶及住眾32名,信徒人數1200 名。1998年,第六代住持江會觀居士將齋明寺交給法鼓山聖嚴法師,自此,齋明寺又回歸佛教寺廟,而後,齋明寺再一次改建,成為如今看到的庭園風格。現在的齋明寺,由於其近一百七十年的歷史,被指定為直轄市定古蹟。

齋明寺位於大溪老街對面的員樹林、粟子園一帶,在齋明街與員林路的交叉口,就可以看到齋明寺的牌坊。沿著齋明街一路走到底,就可以抵達齋明寺外的停車場。

齋明寺(1).JPG

齋明寺大概可以分成四個部分。分別是古蹟三合院及庭園區、禪堂齋堂區、後院萃靈塔區、以及齋明寺古道。

齋明寺(26).JPG

在古蹟庭園的入口,有一幅對聯,寫著「齋界開員樹,明燈照大千」。這種以寺名為開頭字的對聯,在寺廟似乎很常見。

齋明寺(2).JPG

走過入口小徑,就到了古蹟庭園。庭園一側有個小池子,旁邊有觀音像。在妙法蓮華經,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當中,提到觀世音菩薩有三十三種化身,因應眾生的需求而現身說法。因此我們現在看到的觀音像,大部分都是這三十三種化身的樣貌。查了一下圖片,這尊觀音像,應該是三十三種化身當中的「滴水觀音」。特色是一手拿著水瓶做倒水狀,另一隻手拿著楊柳枝或持法印。對應到普門品當中的經文,即是「若為大水所漂,稱其名號,即得淺處」

齋明寺(19).JPG

而在庭園的另一冊,有一個石碑。石碑上寫的是常樂我淨,旁邊寫著歲次甲子,應是在甲子年所刻。

齋明寺(15).JPG

走過庭園,便是齋明寺的古蹟三合院。由中央的正身以及左右兩側護龍構成。護龍的外牆貼了紅色砌磚,這種在土牆外貼上紅砌磚的建築方式,稱做「金包玉」。而在山牆上,有裝飾用的磬牌。而在山牆頂端,則是尖銳的火型馬背。另外左右護龍上的石柱,是由大溪砂岩建成,左護龍石柱上的對聯,旁邊寫著「清同治十二年夏立」的日期,對照西曆,是西元1873年,應該是從第二代住持改建福份宮成齋明堂時就留下的,也代表左右護龍的石柱,是超過百年的古蹟。

齋明寺(22).JPG

齋明寺(20).JPG

而在三合院的中庭,有著日式造型的石燈籠。石燈籠上寫著「新南街,加藤仁作」。加藤仁作是日本商人,其宅邸位於新南街(現在的中山路),是當時地方上的的大戶人家。也因此,在大溪的許多神社廟宇,都可看到他捐獻的物品,如齋明寺的石燈籠,或是大溪神社舊址:中正公園超然亭前的石獅子。

齋明寺(18).JPG

而三合院的正身,就是齋明寺的正殿。正身的屋脊中間,有火龍珠的裝飾。火龍珠是台灣廟宇常見的裝飾,有時候兩旁還會有面向龍珠的龍,代表雙龍搶珠。而屋脊兩側則向上延伸成燕尾脊。而在正脊和垂脊兩旁,還有以剪黏泥塑製成的裝飾,雖不像有些廟宇般爭奇鬥艷,但簡簡單單的裝飾,卻也不失典雅。

齋明寺(3).JPG

而在正殿前的對聯,寫著「齋門常奉佛口唸彌陀之句,明路可通神心存般若之天」,也是以寺名為對聯開頭的方式。而對聯上日期寫的是「明治四十四年辛亥歲仲冬」,換算成西曆是1911年,代表此建築及石柱是1911年,第三代居士擴建時留下來的。門口兩側有石鼓。石鼓與石獅子比起來,是較為早期寺廟的作品,越到後期,石鼓的造型越為繁複,或是以石獅替代。齋明寺正殿外的石鼓,也是其作為百年古蹟的證明之一。

齋明寺(25).JPG

齋明寺(21).JPG

而進入正殿後,便禁止拍照,因此無法透過照片傳達出正殿內的美。然而,正殿內部,依然有許多看點。店內的供桌雕刻,是以唐明皇遊月宮為主題的作品,唐明皇遊月宮,是中秋節的一個傳說故事之一。唐明皇指的就是唐朝皇帝唐玄宗,據說有次中秋節,唐玄宗與他器重的道士一起賞月,突然興起,想要到月宮上走一趟,於是道士便施起法術,眼前便出現一座銀色長橋通往月亮。道士與唐玄宗走上長橋,一路上看到伐桂的吳剛,以及搗藥的玉兔,最後來到的嫦娥的住所:廣寒宮。宮內的仙女演奏著美妙的音樂,唐玄宗暗自把音樂的旋律記下,從月宮回來後,馬上請樂師照著自己記憶中的旋律譜成曲,稱作「霓裳羽衣曲」。而這個供桌,雕刻的工藝非常的精巧,是1937年請技藝高超的工匠雕刻而成的。

除了供桌之外,正殿內的橫樑,更是以擂金彩繪的方式裝飾。擂金彩繪是一種繁複且高超的技法,先以數道程序,將梁柱漆成黑色的底,之後將金箔磨成細粉(故稱為擂金),以筆沾金粉作畫。此種技法,不僅可以突顯裝飾的內容,黑底金色的配色,更顯得高貴。

而在正殿內,有一幅「法雨均沾」的匾額,是1912年所製。佛像的兩側,更有日本曹洞宗的寺徽。佛像坐向之左為福井縣永平寺寺徽,右側為橫濱市總持寺寺徽。也反映了當年,齋教為了避免打壓,申請加入日本曹洞宗聯絡寺廟的歷史。另外值得一提的是,現在正殿內供奉最大尊的觀音像,並非當年李阿甲從法雨寺請回的那尊觀音。當初請回的觀音,是在最大尊觀音像左前方,較小尊的觀音像,若仔細比對照片,即可發現。

而在齋明寺內的廂房,還展出許多的展品。其中最珍貴的,就是全台唯一的「磧砂藏經」影本。中國的佛經,原本流傳都是靠手寫本,一直到唐朝晚期才開始有刻印影印本。而這部磧砂藏經,則是在宋朝時,民間刻印的大藏經。這部大藏經,大約在1229年,在位於現在江蘇省的平江府陳湖中磧砂洲延聖院(後來改名磧砂禪寺)開始刻印,因此被稱作磧砂版大藏經。然而1258年,延聖院大火,刻經的工作因此受到影響。1270年後,隨著元朝漸漸南侵,烽火不斷,刻經的工作因此中斷,一直到1297年才重新開始。等到全部的大藏經刻印完成,已是1322年。從開刻到完工,經過了九十多年的時間,據說在這過程中,還有僧侶為了刻印,斷臂化緣募款,可想當年刻經工作之艱難以及信徒之虔誠。

磧砂藏經.jpg

(照片來源:齋明寺官網)

除此之外,還有李阿甲當初從法雨寺一起帶回的寶缽、曹洞宗聯絡寺廟認可證、齋明寺幾次改建的紀錄照片等。在其他房間中,也展示了剪黏、泥塑的製造過程、以及各式各樣的書畫。另外,寺內還有一小茶館,可供來往參拜的信徒或民眾小憩片刻。

出了古蹟庭園,往後走去,便可抵達齋明寺的第二部分。路的右邊是個停車場,旁邊也種了幾棵櫻花樹。我造訪的時間是二月中,看來還未到櫻花綻放的季節,然而零星開放的幾朵櫻花,也著實增添了一些驚奇。

齋明寺(4).JPG

齋明寺的第二部分,是以齋堂、禪堂、以及一大片草坪所組成。草坪上有一棵樟樹,樹齡已達百年,而草坪也作為精進禪修活動時的禪修體驗區。草坪旁,有著長型燈籠,燈籠上寫著一些格言,發人深省。

齋明寺(8).JPG

齋明寺(11).JPG

在草坪的一側,是齋明寺的禪堂。這間禪堂,是由清水混凝土建成,刻意設計成一層樓的高度,以融入古蹟,作為古蹟之背景。禪堂是齋明寺最主要的修行場所,禪修、共修、法會等活動均在此舉辦。禪堂內供奉者西方三聖。西方三聖,是指西方極樂世界中,三尊主要的佛菩薩,分別有:阿彌陀佛、觀世音菩薩、大勢至菩薩。望進禪堂,可以看到廣闊的廳堂,感受莊嚴的氛圍。而在禪堂外,更有免費提供的愛心傘,更可以感受到修行者的大愛及慈悲。

齋明寺(10).JPG

齋明寺(9).JPG

齋明寺(14).JPG

而在草坪的另一側,是齋明寺的齋堂。齋堂除了用餐的功能,還作為會議室及上課使用。齋堂的走道,以盞盞紅燈籠點綴,與樸實的混凝土相映之下,更有種畫龍點睛般的美感。齋堂外特別規劃了一條吉野櫻步道。從草坪中穿過的步道,一旁是整排的吉野櫻,再一旁更是由混凝土建成的齋堂,若在櫻花時分來訪,想必是一番洗滌人心的美景。

齋明寺(13).JPG

齋明寺(12).JPG

出了齋堂及禪堂,向後走去,便通往齋明寺的後院。首先會遇到一條叉路,叉路的右側,階階石梯往下,便是齋明寺古道。齋明寺古道在清朝道光年間,福份宮時期便已存在。這條古道,是昔日居民來往大溪的重要道路,居民可沿著這條古道,到達山腳下的粟子園,再度河前往大溪。這次造訪時,因以機車作為主要交通工具,所以就沒有行經這條古道。或許待下次再前往探訪。

而叉路的左側,就通往齋明寺的後院。路上有一座涼亭,視野極佳,從涼亭眺望出去,對岸的大溪老街、月眉一帶河階地形清楚分明,左側是跨過大漢溪的武嶺橋,橋上來來往往的車水馬龍,右側則是吊橋形式的大溪橋。在早期,從這裡能看到從大漢溪進出的船隻,來往千帆若再搭配上夕陽晚霞,就是讓人心醉的美景。也因此,這是崁津吟社所敘述的大溪八景之一:崁津歸帆。

齋明寺(23).JPG

再沿路往後走去,會經過一片禪修林。這片林地佔地不大,但一片青翠的草皮加上翠綠的樹木,也是讓人頗有放鬆之感。沿著路走到底,就會到達位於齋明寺後院的萃靈塔。萃靈塔建於1929年,是兩層式的建築。塔前是一個小庭園。在夕陽西下時分,餘暉照耀著靈塔,就是崁津吟社所描繪的另一個大溪八景:靈塔斜陽。

齋明寺(7).JPG

 

 

 

齋明寺(24).JPG

齋明寺(5).JPG

而在萃靈塔的另一側,看地圖上標示著一座敬字亭,然而走來走去卻都遍尋不著。後來問寺方人員才知道,敬字亭所在之處坡度略陡,因此以圍牆圍起,防止有人滑落,也難怪我在圍牆內看來看去,都看不到敬字亭的蹤影。

在離開前,與寺方人員聊了一下,他還很熱情的邀請我參加他們舉辦的活動。齋明寺有著百年歷史的古剎、大溪八景中的兩景、以及承載往來信徒足跡的齋明寺古道,是一個值得一訪,沉靜心靈的好地方。這一趟齋明寺之行,也讓自己在忙碌的生活中,偷得一絲清閒悠然的心境。

-----

《齋明寺》
地點:桃園市大溪區齋明街153號
電話:(03) 380-1426
開放時間:0900-1700


檢視較大的地圖

arrow
arrow

    安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