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龍潭聖蹟亭

中文字一向是世界公認的複雜難學,而這樣的語言及文字,相傳是在很久很久以前的共主:皇帝身旁的史官,倉頡所造的。據說當時發明文字時,還有人聽到鬼神哭泣,因為擔心人類一旦有了文字,就會變得陰險狡詐。(個人覺得人類本來就陰險,跟文字沒有關係XD)而由於這樣的傳說,因此中國文化當中,對於有書寫文字的紙類非常珍惜,珍惜到特別為他蓋了一個垃圾桶,也就是聖蹟亭(或稱為惜字亭)

而這次介紹的聖蹟亭,是全台灣面積最大,規劃最完整的聖蹟亭。一般的聖蹟亭頂多就一個亭子,裡面是焚化紙類的焚化爐。而這個位於龍潭的聖蹟亭,還有自己的庭院。也因此,這個聖蹟亭被列為市定的古蹟,也被列為龍潭十景當中的一景。

龍潭聖蹟亭(2).JPG

聖蹟亭最初是約150年前初建的(光緒元年,西元1875年)。後來在光緒十八年以及日治時期的大正十四年陸陸續續的修建,終於變成了現在的樣貌。聖蹟亭的設計也有一番學問。首先他是中心對稱的設計,而且藉由一層層越來越高來塑造出層次感。在庭院中,還有石筆的裝飾。

龍潭聖蹟亭(3).JPG

龍潭聖蹟亭(4).JPG

走過了前方的庭院,就可以看到聖蹟亭位於一個洗石子做成的平台上。平台的四周有精細的雕刻。而平台上有十二根小石柱,石柱與石柱中間以紅磚做成的鏤空矮牆圍起來。然而在聖蹟亭正後方的紅磚矮牆卻變成實心的,是要象徵「靠山」的概念。

龍潭聖蹟亭(5).JPG

龍潭聖蹟亭(8).JPG

龍潭聖蹟亭(6).JPG

而聖蹟亭的設計也有一番巧思。亭子分成三層,最下層是八角形,代表八卦,有著麒麟,祥獅等雕刻;中間是四方形,代表四象,也是爐口所在的位置,爐口上方還有在清朝光緒年間以及日治時期修建的銘文;最上方是六邊形,代表六氣,有著雙龍環抱「聖蹟」字樣的雕刻。最上面還有一個葫蘆。

龍潭聖蹟亭(7).JPG

在中華民國來台後,聖蹟亭也還有經過幾次的修建,然而對於建築格局上的變動都不大。在聖蹟亭旁還可以看到修建後立下的碑文。(碑文上的鄉長李騰芳與大溪李騰芳古宅應該沒什麼關係。大溪那個李騰芳是清朝人,他中舉人的時候這個亭子都還沒蓋呢XD)

龍潭聖蹟亭(1).JPG

若有機會,可以來看看這個全台最大的聖蹟亭,感受一下古人對於文字的愛惜。

---

註一:倉頡:據說是黃帝身邊的史官,傳說有四目、雙瞳。在說文解字當中寫道:「倉頡之初作書,蓋依類象形,故謂之文;其後形聲相益,即謂之字。」

註二:龍潭十景:南天映月(龍潭大池)、石門楓情(石門水庫),高台遠眺(乳姑山),櫻言花語(石門大圳),龍泉飄香(觀光茶園),桐豔稀客(賞桐步道),糯米紅橋(大平紅橋),國寶一號(八張犁的台灣萍蓬草),國寶二號(聖蹟亭),三坑老街

---

《龍潭聖蹟亭》
地點:325桃園市龍潭區竹窩子段20地號
開放時間:全年無休,但建議白天來


檢視較大的地圖

 

arrow
arrow

    安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